东海证券2025年发布的报告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机遇,分析行业发展、市场空间及核心零部件前景。
政策与资金推动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具身智能列为未来产业重点,工信部《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》明确2025年批量生产、2027年形成国际竞争力产业生态的目标,多地也出台相关行动计划。国内外巨头纷纷入局,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注入资源,加速技术进步与产业成熟。
人形机器人量产启动,市场空间广阔。其在工厂仓储和家庭服务场景使用成本低于人工,经济效益显著。特斯拉、Figure AI等企业披露量产规划,预计2029年全球产能最少达100万台,市场规模达1500亿元。
核心零部件是发展关键。关节模组、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决定机器人性能,占硬件成本大部分。国产零部件成本优势显著,与国外相比有60%-70%成本优势。高精密机床设备突破为量产奠定基础。
各核心零部件前景良好。谐波减速器在人形机器人肩、肘等关节应用广泛,预计2029年需求达1400万台,市场增量84亿元,国内厂商积极扩产。行星滚柱丝杠在直线关节应用多,2029年市场增量将达112亿元,国产替代预期显现。无框力矩电机是主流驱动方案,2029年市场增量140亿元,国内厂商性能接近海外龙头。灵巧手和六维力矩传感器市场空间也十分可观,2029年预计分别达300亿元和120亿元。
展开剩余82%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知识产权、数据隐私,只做内容的收集、整理及分享,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,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,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,如对报告内容存疑,请与撰写、发布机构联系
发布于:广东省大圣配资-配资平台推荐-免息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什么意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